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就会和家里人一同登高祈福,那么,大家知道,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吗?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重阳节是几月几号
农历九月九是重阳节,古代又称”登高节“,这一天有登高赏秋的习俗,还有插茱萸、赏菊花、品菊花酒等习俗。重阳节是与除夕、清明、中元节并列的四大祭祀节日之一,九九有”久久“的寓意,因此祭祖与敬老在同一天进行。
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
重阳节的美好寓意主要是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两方面。古时候人们认为九九重阳是非常吉祥的日子,民间在重阳节期间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插茱萸、拜神祭祖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的含义,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所以就被叫做重阳节。
重阳节有什么风俗传统
登高
在古时,每逢重阳时节,人们就会登高望远,踏秋赏景,祈求好运与平安。因此又将重阳节称为“登高节”。
现如今特殊时期,大家不能出远门旅游,可以全家人一起在附近爬山郊游,欣赏美景之余又可以强身健体。
祭祖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人们利用重阳登高的机会,祭祖扫墓,纪念先人。据《吕氏春秋》记载,先秦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赏菊
在我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重阳之时,正值菊花盛开时节,很多地方都会举办菊花大会,供人们欣赏游乐。在古时,人们都会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很是美哉!
插茱萸
茱萸香味浓厚,具有祛火、驱虫、去湿等作用,古人认为茱萸可以赶走一切不利。
所以人们会选择在重阳节这天,将茱萸佩带于臂,或作茱萸香囊佩戴。有些地方的男性也都会佩戴。
重阳节的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