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词语的意思解析
- 拼音:
chéng xiāng- 注音:
ㄔㄥˊ ㄒ一ㄤˋ- 繁体:
丞相- 五行:
金木
丞相详细解析
基本字义解释
[primeminister]古代辅佐君主治理国家政务的职位最高的大臣
词典解释
网络解释
丞相(官职称谓)
丞相:中国古代官名,三国以后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历史:先秦时期有相、相邦等之名,但跟丞相完全不同,因为出土文物秦国东陵器物上刻有金文:八年相邦薛君、丞相殳。这证明相国与丞相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官职,而且是同时并存的,而且相国地位高于丞相。秦国的第1个相国是樛游,后来秦国增设左右丞相作为相邦的副手,秦朝才正式增加设置了中丞相,汉承秦制,依然设置相国,同时设置丞相作为相国的副手。西汉也设丞相,至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为大司徒,这段时间有300多年,是历史上丞相这一官职设置最久的时期。自哀帝至东汉建安十三年(208)这200余年间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曹操复设并任丞相,但时间很短。三国和晋南北朝370年间,除蜀和东晋初年、北朝较短时间外,不设丞相,隋朝不置丞相,唐宋时期也基本不置丞相,唐玄宗开元元年(713),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南宋乾道8年(1172)亦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朝于中书省置丞相,自秦至明朝初年朱元璋(通过胡惟庸案)废丞相的1600年间,丞相的设置断断续续,作为官名的丞相在历史上存在时间并不长。区别: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的一种俗称,不是具体的官名。需要注意的是: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职对应。英文
primeminister;
引用解析
中国古代官名。三国以后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
战国秦悼武王二年始置左右丞相。秦以后各朝,时废时设。明洪武十三年革去中书省,权归六部,至此,丞相之制遂废。《商君书·定分》:“御史置一法官及吏,丞相置一法官。”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丞相衔奉国威,为民除害。”唐杜甫《蜀相》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说唐》第一回:“主公恐我兵单力弱,故令丞相协助,奈何偷生无志?”
大平天囯设立的官阶,地位低于王、侯。
太平天囯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凡一军一切生死黜陟等事,军帅详监军,监军详钦命总制,钦命总制详将军、侍卫、指挥、检点、丞相,丞相禀军师,军师奏天王。”
词语造句
关公放了曹丞相,丈夫要有容人量。
宁知山东客,激怒秦王肝。布衣取丞相,千载为辛酸。
能当丞相的人,不必最精明也不能最平庸,但必须最可靠。
近日偶感小恙,须静养月余,朝中之事,尽交丞相主持。各大臣应各守其位、各司其职、不得有误。
秦朝末年,丞相赵高阴谋篡位,为了排除异己,他想出了一个"指鹿为马"的花招。此举既将皇帝秦二世玩于股掌之上,又能将那些不阿权势、敢讲真话的大臣识别出来,以便加以清除,可见其用心之深毒。
大王为了医治那苏妲己的心痛,竟然挖出了比干丞相的心。
曹操正对小乔画像发呆,大臣上前道:"丞相,欲望过多,思梦过剩,也会引起头风症。"操:"你难道没听说过,欲望使人年轻?"。
由于丞相陆秀夫背负帝殉节,奇石成为民族气节的寄托景物,透过奇石的摩崖石刻,可以窥见很多奇趣的故事。
宋朝丞相王强对人满嘴甜言蜜语,不安好心,是个阴谋家、两面派。
丞相金銮直谏君,忠肝义胆孰能群。
起名寓意
丞相名字寓指聪明、别具慧眼、足智多谋、精明强干、才智、位高权重、天生丽质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