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分好名网 > 万年历 > 二十四节气 >

小寒节气有什么气候特点

时间: 梓炫 二十四节气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五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时间为每年1月5日-7日之间。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寒节气有什么气候特点,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小寒节气有什么气候特点

小寒节气有什么气候特点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小寒的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本节气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说。

中国南方地区冬暖显著,隆冬1月,霜雪交侵,常有冰冻,最低气温在零下10℃左右。而华南北部最低气温却很少低于零下5℃,华南南部0℃以下的低温更不多见。

华南冬季最低气温不低,有利于生产,也适宜发展多种经营。“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柑桔,生长一般要求最低气温不低于零下5℃、年温高于15℃,华南内绝大多数地区都能满足,副热带植物也几乎应有尽有。

只所以如此,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应当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低海拔河谷地带,则是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隆冬最暖的地方,1月平均气温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现0℃以下的低温。加之逆温效应十分显著,所以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能够良好生长。

小寒吃什么食物

萝卜

到了冬季的时候也正是,萝卜大量产出的时候,萝卜是一种很好的滋补型食物,适当的吃萝卜能够帮助身体排出很多的废气,萝卜单单是水煮也非常好吃,古人云“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房”,萝卜也具有“人参”之称,可见,萝卜在冬季的作用有多大。

梨子是冬季常见的水果之一,要知道梨子本身的含水量非常丰富,如果说在平时人们有大鱼大肉的习惯,那么应该要常吃梨子,这样能够很好的帮助身体排毒,梨甘甜,微酸,具有生津止渴,止咳润肺的功效,此时节,吃梨为水果中上佳。

腊八粥

大家应该对腊八粥不陌生,它当中是可以放很多的健康食材的,人们如果一次吃很多的坚果对身体没有什么好处,腊八粥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人们会在腊八粥里面放入去皮枣泥,栗子,菱角米,小米等,还可以在里面加一些杏仁,瓜子,桃仁,花生等等。

芹菜

万能蔬菜芹菜在冬季帮助减肥的效果还是很好的,芹菜的热量是非常低的,大部分都是水分,而且吃了油腻食物之后,很好的帮助排出油脂。中所含有的叶酸、粗纤维、维生素等成分,摄入体内能很好的促进肠道的蠕动,从而对粪便进行软化,达到缓解便秘的症状。

小白菜

白菜在冬季是很常见的,因为白菜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无论是炖煮还是炒制都是很美味的,含矿物质和维生素丰富的菜,含钙、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均比大白菜高。

小寒养生注意

小寒穿衣讲原则

穿衣要讲“衣服气候”。衣着的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既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也易于侵入。理想的“衣服气候”是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33℃,可缓冲外界寒冷天气对人体的侵袭。

小寒节气注意暖脚

其次,要注重双脚的保暖。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市民可在睡前用温水洗脚,并搓脚心100—200次,以补肾健脑。

小寒谨防心脑血管病

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阳气好比天上的太阳,赐予自然界光明与温暖,失去它万物无法生存。现代医学也认为,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应注意防寒,避免诱发病症,如冠心病因寒冷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等。

小寒节气应节欲

小寒节气,人们应节制房事,《寿世保元》中指出:“精乃肾之主,冬季养生应节制房事,不能恣其情欲,伤其肾精。”

小寒节气哪些养生原则

1、起居保暖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中医认为‘寒性凝滞,寒性收引’,天气寒冷,则关节痛、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对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对于老人家,则在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密切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适当锻炼

民谚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在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进行户外的运动,如晨早的慢跑、跳绳、踢毽等。还要在精神上宜静神少虑、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心态平和,增添乐趣。在此节气里,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3、饮食补肾

小寒天气寒冷,进补应该以补肾驱寒为主。比如以“当归生姜”为主要原料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有温中补血、祛寒强身的作用,非常适合慢性疲劳、亚健康状态较为严重的白领一族;而有严重腰膝酸软、畏寒怕冷、性功能减退症状的人群,则适合进补“羊肾红参粥”,有益气壮阳、填精补髓的作用,具体做法为:羊肾1只,红参数克,均切成碎末,放入大米100克,熬粥。

小寒的传说故事

传说一:

在唐代长安城,小寒时节往往和腊日相邻不远。由于天气比较寒冷,社会上于是就盛行相互赠送礼物。唐代帝王也有赐口脂、腊脂,盛以碧镂牙桶的传统习俗。唐中宗景龙三年腊日的时候,中宗在御苑中召近臣赐腊脂,晚上自北门入内殿赐食,又加赐口脂。

杜甫有诗云:“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王建《宫词》:“月冷天寒迎腊时,玉街金瓦雪漓漓。浴堂(殿名)门外抄名入,公主家人谢口脂。”口脂,即唇膏。面药,就是在腊脂中加防裂的药。因此口脂、面药都是用来涂脸面以防止寒冬口唇冻裂之物。即使到了现在,这些依旧是我们的冬天必备物品。

传说二:

在物候学方面,我们的祖先基于长时间的认识和把握,提出了著名的“二十四番花信风”说,也就是从小寒到谷雨共8个节气,有120天,每5天为一候,应一种花信(所开的花),共有24候,应24种花信。花信风指的是应花信而来的风。

在小寒节气之内共有3种花信,第1花信是梅花,第2花信是山茶,第3花信是水仙,这3种花在小寒节气相继开放。

1248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