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分好名网 > 传统文化 > 民间故事 >

寒食节的介子推故事

时间: 梓炫 民间故事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寒食节的介子推故事,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寒食节的介子推故事

寒食节的介子推故事

介之推是当年晋国的贤臣。他侍奉的国君叫晋文公,即公子重耳。有一回,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介之推不畏艰难困苦,一直跟随重耳。传说寒食节,是从春秋时代为纪念忠臣介之推传下来的。

有一次,公子重耳流亡魏国时,途中病了,贫病交加,十分困苦。平时,重耳靠从臣们采摘野菜野果充饥,今天病后,野菜野果再也咽不下肚。这时,介子推在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熬成肉汤,献给重耳吃,使重耳度过了难关。

后来重耳做了国君,叫晋文公。开始,他对介之推在极困难时期给他的献身帮助,还铭记在心里。但是时间久了,就渐渐忘了。一次,他对随从他流亡的功臣们进行封赏,竟然忘记了介之推。介之推十分难受,决心不再见这个忘恩负义的君主。他便背着年迈的母亲,逃进家乡附近一个大山里过隐居生活。后来,晋文公发现了自己左右少了一个介之推,并回想起自己忘了奖赏这个“割股奉君”的贤臣,非常愧疚,便忙去找介之推,这才听说他已跑到深山隐居起来了。晋文公亲自去他隐居的山里寻找,只见重重青山,葱葱树木,哪能见到介之推的影子?他在山顶上呼喊,只听见山谷的回音,不见介之推出山相见。晋文公想,介之推是个大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一定要背着他母亲逃出山外来,这样就能见到他了。于是,他命令放火烧山。正赶风急火旺,火一下漫延数十里,烧三日不息,把一片青山烧成焦土,但仍然不见介之推出山来。人们在火息后才看见介之推和他的老母相抱在一起,被烧死在深林中了。

晋文公想求见介之推,不料介之推宁被烧死也不相见,晋文公更加悲伤。这事传出后,人们都尊敬和怀念介之推。便在他被烧死的这天纪念他。这就是每年三月清明节的前一天。因为介之推是火烧死的,人们在这天不忍心举火,吃冷食,所以叫寒食节。

寒食节有什么意义

1、寒食所代表的人们对忠诚、廉洁、政治清明的赞许,是千年如一的。

2、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介子推。传说晋国公子重耳为逃避动乱,和介子推等臣子逃到偏远的地方。在重耳饥饿的时候,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来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重耳回国执政后,大加封赏同甘共苦的臣子,唯独忘了介子推。

有人为介子推叫屈,重耳感到心中有愧,便差人去请介子推受赏封官。可是介子推谢绝了重耳的封赏,背着自己的母亲躲进了绵山。后来重耳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还是不愿意。重耳便下令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

重耳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后悔不已,在安葬介子推时,发现他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似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重耳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第二年,重耳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命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寒食节吃什么

1、青精饭

又称乌饭、乌米饭、乌稔饭,用糯米染乌饭树法之汁煮成的饭,颜色乌青,为寒食节的食品之一。每年三月初三,畲族人家家户户煮“乌稔饭”,并馈赠汉族的亲戚朋友,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人民也有了清明时食“乌稔饭”的习俗。

2、寒食粥

寒食节日期间,百姓家家不许动烟火,需备麦粥等冷食,借此纪念,这寒食粥便是因寒食节而流传下来的节日饮食。

3、馓子

一种油炸面食,古称“寒具”,是寒食节食品。馓子自古就有,不过现在的馓子南北方有所差异:北方馓子以麦面为主料,大方洒脱;南方馓子多以米面为主料,精巧细致。

4、青团

一种用草头汁来做成的绿色糕团,清甜甘香,软糯可口,带有艾叶香气。吃青团主要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清明节,寒食节等节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

寒食节风俗活动

01.寒食

寒食节,在节日中自然是要禁烟火并吃冷食的。虽然从古至今这一习俗废止过好多次,但不久后又会重新兴起,这种习俗在唐朝时期达到巅峰,当时的朝廷不仅没有废止这一习俗,反而有更多朝廷中人参与到习俗中来,得到了当时朝廷的认可。

02.祭祖

前边我们提到,唐朝时期的朝廷比较肯定寒食节这个节日以及相关的活动和风俗,所以,从寒食节刚出现到唐朝认可这段时间内,祭祖扫墓便被称为“野祭”,也就是“不被承认的祭祖仪式”的意思。

唐代时期,《开元礼》卷八十七的名字便为“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意思就是指明了政府对寒食节祭祖习俗的支持和肯定,在这之后,这一风俗才去掉了“野祭”的名字。

不仅如此,唐朝还将这项活动发扬光大,从百姓的祭祖慢慢发展到朝廷参与祭拜孔庙、先贤,规模也更加宏大。

03.踏青

插柳踏青又称作踏春,因为一般都是在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选择出游,故有此名。这一习俗的来源并不可考,不过却在中国文化蓬勃发展与辉煌的唐宋时期达到巅峰。

宋朝时,李之彦曾在《东谷所见》中谈到寒食节踏青的事:“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

可见这一踏青习俗是祭典之后的休闲项目,并且不是单人出行,而是众人一同游玩,更加富有情调。

到了明朝时期,游玩的人数已经非常多了,根据当时《帝王景物略》中的记载,在节日时期踏青的人甚至数以万计,坐马车的,骑马的,步行的,比比皆是。

南北朝时期,《荆楚岁时记》中曾经记载:“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可见在很久之前,民间就已经有了“插柳”的风俗。

1265800